从游戏评分到公共决策:经济学视角下的公共选择机制
根据这一简单模型我们可以看出,首先无论经济在什么阶段, 经济增长总会带来一定的不均衡;其次,二者的替代关系是非线性的,同样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对应两种不同的不均衡程度。如不均衡在d和e点都可以实现10%的增长,但在d点显然要比e点更好,能够在较低的不均衡状态下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那么我们显然可以在较低的不均衡下实现较高幅度的增长 ,而不是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率。 这里再提到一个评价非公平程度的指数——基尼系数。 ![]() 如上图所示对角线为收入绝对平等线,即每个人都等到等同的收入,直角折线代表绝对不平等线,即一个人得到了全部收入(刘慈欣《赡养人类》)。一般情形为那条凸向横轴的曲线,而其包围的图形A面积与图形A+B的比值就是基尼系数,基尼系数介于0到1之间,越小就越平等。 使用指数是个好的习惯,因为指数是基数了,那就是无量纲,没有单位,而且不但可以比较,还可以计算,方便又清晰,多好啊。 再来说说帕累托最优,谈帕累托效率就一定要先说明帕累托改善。所谓帕累托改善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通过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 ,而只要能发生帕累托改善,就不是帕累托最优,反之就是帕累托最优,也就是说不能发生帕累托改善就是帕累托最优了。换而言之,帕累托最优只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率的情况,这种状况并不是唯一的,如下图(埃奇沃斯框图)所示,曲线VV‘上所有的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的,这条曲线也被称为交换契约曲线。帕累托最优关注的效率问题,而不是公平问题,那么在所有人都同样喜欢吃面包的前提下,假设世界上只有一块面包,那么平均分配给所有人和只给一个人都是帕累托最优的,但这显然不意味着公平。 ![]() 埃奇沃斯框图 交换契约曲线 相比较而言,e点显然比f点要有效率,但f点对于商品Y和X的分配却可能更为公平,而d点也是不效率的。但相对于f点而言,很明显更效率,而且也相对公平,所以经济学给我们提供的视角是在发生帕累托改进的情况下去追求更公平的分配方式,效率与公平并非不能得兼,那种认为经济学追求的只是效率的,显然是对经济学一无所知。而了解了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也让我们明白,当我们听到某人声称某部门或某公司通过改革实现了多大的增长,这既不能说明这个部门或者公司有多么优秀,也不能说明不能再改革了,而往往改革的成效越大,越能说明此前是多么没效率。 其实上面这个图能讲的东西很多,但要想把与帕累托效率相关的知识全部讲完,那就要讲完效用论,而上文已经说过这一内容过多,至少可以再写一篇文章了,所以不再赘述。 我们可以看出,相比较而言,效率可以是绝对的,公平则是相对的,最后我再介绍几种公平的准则及相关学说。 首先介绍一下社会福利函数,其表达为W = f(U1,U2,。。。,Un) ,n表示成员总数,Ui表示第i个成员的效用。在功利主义眼中,这一函数被表达为全部成员效用的简单加总,这也被称为边沁主义社会福利函数。这种观点符合帕累托条件,只要发生帕累托改善,那么整体成员的社会福利就会增加,但同样这一模型不关注分配问题;而在罗尔斯看来,这一函数表达为成员效用中的最小值,即社会福利的高低水平取决于社会上境况最差的那个人的效用,罗尔斯提出了一个着名的思想实验:无知之幕。罗尔斯设想当人们只具备一定常识的前提下,处于不具备任何关于个人的特殊信息(如种族、智力和财富)的原初状态,那么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对于公正的主张首先是公正的。其次,人们由于不清楚自身的生活处境,出于忧虑会规避未来生活的危险,因此人们会特别关注处于收入分配最底层的效用,因此致力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政策应该实现最小效用的最大化,这也被称为最小最大化原则。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