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查询最高内存占用
使用以下命令可以知道mysql的配置使用多少 RAM
- SELECT ( @@key_buffer_size
- + @@query_cache_size
- +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 +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 + @@innodb_log_buffer_size
- + @@max_connections * ( @@read_buffer_size
- + @@read_rnd_buffer_size
- + @@sort_buffer_size
- + @@join_buffer_size
- + @@binlog_cache_size
- + @@thread_stack
- + @@tmp_table_size
- )
- ) / (1024 * 1024 * 1024) AS MAX_MEMORY_GB;
可以使用mysql计算器来计算内存使用
下面是理论,可以直接到推荐配置
如何调整配置
key_buffer_size(MyISAM索引用)
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它决定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为了最小化磁盘的 I/O , MyISAM 存储引擎的表使用键高速缓存来缓存索引,这个键高速缓存的大小则通过 key-buffer-size 参数来设置。如果应用系统中使用的表以 MyISAM 存储引擎为主,则应该适当增加该参数的值,以便尽可能的缓存索引,提高访问的速度。
怎么设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key_read%';
-
- +------------------------+-------------+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 | Key_read_requests | 27813678764 |
- | Key_reads | 6798830 |
- ---------------------
- key_buffer_size通过检查状态值Key_read_requests和Key_reads,可以知道key_buffer_size设置是否合理。
- 比例key_reads / key_read_requests应该尽可能的低,至少是1:100,1:1000更好。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key_buffer_size只对MyISAM表起作用。即使你不使用MyISAM表,但是内部的临时磁盘表是MyISAM表,也要使用该值。可以使用检查状态值created_tmp_disk_tables得知详情。
- 对于1G内存的机器,如果不使用MyISAM表,推荐值是16M(8-64M)
另一个参考如下
- show global status like 'key_blocks_u%';
- +------------------------+-------------+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 | Key_blocks_unused | 0 |
- | Key_blocks_used | 413543 |
- +------------------------+-------------+
Key_blocks_unused表示未使用的缓存簇(blocks)数,Key_blocks_used表示曾经用到的最大的blocks数,比如这台服务器,所有的缓存都用到了,要么增加key_buffer_size,要么就是过渡索引了,把缓存占满了。比较理想的设置:
- 可以根据此工式来动态的调整
Key_blocks_used / (Key_blocks_unused + Key_blocks_used) * 100% ≈ 80%
show engines;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innodb索引用)
这个参数和MyISAM的key_buffer_size 有相似之处,但也是有差别的。这个参数主要缓存innodb表的索引,数据,插入数据时的缓冲。为Innodb加速优化首要参数。
该参数分配内存的原则:这个参数默认分配只有8M,可以说是非常小的一个值。
- 如果是专用的DB服务器,且以InnoDB引擎为主的场景,通常可设置物理内存的50%,这个参数不能动态更改,所以分配需多考虑。分配过大,会使Swap占用过多,致使Mysql的查询特慢。
- 如果是非专用DB服务器,可以先尝试设置成内存的1/4,如果有问题再调整
query_cache_size(查询缓存)
缓存机制简单的说就是缓存sql文本及查询结果,如果运行相同的sql,服务器直接从缓存中取到结果,而不需要再去解析和执行sql。如果表更改了,那么使用这个表的所有缓冲查询将不再有效,查询缓存值的相关条目被清空。更改指的是表中任何数据或是结构的改变,包括INSERT、UPDATE、DELETE、TRUNCATE、ALTER TABLE、DROP TABLE或DROP DATABASE等,也包括那些映射到改变了的表的使用MERGE表的查询。显然,这对于频繁更新的表,查询缓存是不适合的,而对于一些不常改变数据且有大量相同sql查询的表,查询缓存会节约很大的性能。
- 注意:如果你查询的表更新比较频繁,而且很少有相同的查询,最好不要使用查询缓存。因为这样会消耗很大的系统性能还没有任何的效果
要不要打开?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