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微软/特斯拉的产品美学——向丑而生?
MIX Alpha的概念就已经足够惊艳了,哪怕它被吐糟实用性不够强,我们依旧不能否认小米在全面屏风口之后又给下一代手机树立了一个标杆;哪怕在全面屏时代,小米依旧没能笑到最后,但它给整个手机市场带来的方向性确实值得铭记。 这一次的小米Mi Mi AlphaP更是在MIX Alpha之上的延伸,它给我们带来了屏幕折叠的另一种可能。 虽然这种折叠方式限于屏幕材质现在还做不到,但有了想法就总比盲目更好。 第三:成熟TIE(This Is Engineering)设计的可单手操纵的无人机Shift Red,它的重量仅为93克(不到Mavic Mini的一半),其控制器彻底重塑了传统无人机的操作方式,带有正在申请专利的拇指环和一个操纵杆,操纵杆通过近场感应环来跟踪拇指的运动。 这种不再纠结于无人机设计,而直接调到操控方式的设计无疑比较取巧,是有技术积累和资本攻坚企业的常规操作。 虽然操控方式上别具一格,但整体设计却并没有太多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毕竟,操纵杆的控制方式只是跨界的常规“植入”而已。 第四:拘谨沃尔沃360c没有方向盘,踏板,甚至没有传统的仪表板;取而代之的是,汽车被视为工作舱(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或休息(允许您在长途通勤时眨眨眼)的机舱。 沃尔沃一贯的设计很难再给人惊喜,沃尔沃360c的出现却有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车里的内饰焕然一新,整车的架构却只是在车顶上做了一定程度的调整;这种调整没有那么尖锐,也谈不上有多圆滑,隐隐有一种放不开的感觉。 很显然,特斯拉已经走到了激进的阶段、微软还在成熟的门口、而苹果已经走在了拘谨的路上。 但有一个共同点是,三者当前的产品都呈现出一定的功能性,新发布的产品都在极力塑造一种更简单直观的“功能性产品”;外观设计谈不上有多惊艳,整个结构明显受制于它的功能预期。 乍一看,这种没什么研发设计、结构设计有限,更侧重与外观的“功能性”设计很丑;但不得不提它们的板式都很工整,在有限的细节上也很难挑出毛病,底层关系上并没有彻底背叛现代设计的构成原则,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它们不算丑、不算平庸,只是产品本身呈现出来的精气神没有那么积极鲜亮。 这当然是因为美的设计成为主流,它们又或多或少参与了这一主流审美的塑造。 当普罗大众的审美都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它们提供的产品美学成长却没来得及赶上,这自然就会产生一种违和感。 虽然说在主流审美中间偶尔出现那么一两个丑的产品还看得过去,但是身边的设计,那些曾经引领过潮流的设计都表现出一种“精神萎靡”的感觉,就有一种“怒其不争”的感觉。 PS:部分资料来自于@知乎 @yankodesign #专栏作家#幻梦邪魂,微信公众号:wanyidongxi;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每一次输出至少都有一次有价值的思考。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