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力推重大项目建设 引进600亿文旅项目
为推动埃克森美孚大湾区惠州乙烯项目开工,惠州成立了工作专班,制订重大项目落地实施责任分解机制,梳理项目涉及的每个细节,细化落实到职能部门、科室责任人,制订完成阶段任务时间表,以时间倒推方式一项项完成。十几个市直部门围绕项目紧密配合、跟踪项目、提供服务,极快地推动了航道拓宽、输油管道改线、重建码头等问题的解决。 今年7月,这一工作机制在《惠州市提升服务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十二条工作措施》中以制度形式固定并推广,结合上海、东莞等先进地区的经验做法,成为惠州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的“加速器”。 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机制、一抓到底”的模式,市委、市政府组建了18个重大项目建设工作专班,各专班由1名市领导担任组长,各成员单位安排工作人员全程参与项目工作,并确定专班办公室人员统筹推进项目有关工作,协调解决遇到的招商、融资、用地、建设等问题。 如果说工作专班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重要抓手,那么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则是政府服务企业的生动体现。 8月7日上午,惠州市第十八期解决企业困难“直通车”活动在惠州市行政服务中心举行。从去年1月起,惠州每月举行一场“直通车”活动,市、县(区)领导与部门负责人组成服务团队,现场“把脉问诊”为企业解决“疑难杂症”。 据统计,全市通过“直通车”活动平台共受理企业诉求810宗(涉及问题819宗),活动日现场共接待企业410家。目前,“直通车”企业诉求整体办结686宗,未办结133宗,整体办结率84%。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中山大学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认为,惠州的“直通车”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到了实处,做到了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更为其他城市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必将助力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 交通先行 “丰”字交通主框架引领城市产业布局 去年以来,依托良好的区位和空间优势,惠州创造性地实施“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和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空间。 根据《惠州市“丰”字交通主框架总体布局规划》,“丰”字交通主框架总里程约485公里,四条轴线主线里程约273公里,南北轴线支线及东西轴线支线里程约56公里,国道324线北上里程约156公里。 其中,“第一横”对接广州(知识城),形成辐射粤东北地区的沿江交通轴线;“第二横”对接东莞(松山湖)、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形成辐射河源、梅州的中部交通轴线;“第三横”对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辐射深汕特别合作区及粤东地区的东西交通轴线;“一竖”连通中心城区与惠州湾,推动陆海呼应、江海联动,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轴线。 通过交通轴线规划实施,惠州以“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理念重构城市发展格局,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沿着交通轴线规划落子布局,为未来发展积蓄动能。 在金山湖片区,依托交通轴线和区位优势,一座集地区总部办公、文化特色商业、生态多元居住、社区综合配套于一体的生态宜居新城正蓬勃崛起;在水口片区,惠城区积极布局东江湾千亿产业园,结合1号公路走向,有望一路将产业由沿江推向沿海,与其他县(区)园区实现陆海呼应、江海联动。 据介绍,通过“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实施,将轨道、高速公路、两港、骨干快速路网等各类交通支撑要素串联起来,将全面带动沿线地区发展,提升惠州发展质量与城市能级,全方位与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对接,构建大湾区东岸的大交通体系,建成快速通达广深港等城市的交通干道。 7月15日,计划总投资超2000亿元的惠州湾产业新城项目落子惠州,成为“丰”字交通主框架规划实施后,我市引进的第一个由央企巨资打造的优质产业项目。 惠州湾产业新城选址“丰”字交通主框架南北轴线和东西轴线交会处,位于大湾区东岸地理中心和全市几何中心,具备临深临海、两港依托的立体综合交通优势,不仅为惠州建设国内一流城市创造空间,更将成为大湾区主要的增量空间集聚地。 当前,惠州正全力推进“三横一竖”交通轴线和“五横五纵”骨干快速路网建设,力争实现1小时通勤湾区中心城市,为众多优质项目抢滩登陆惠州提供优越的交通条件。 延伸阅读: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