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好传媒网 (https://www.haochuanme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谷歌遭遇文化冲击波:被批是“古拉格”

发布时间:2018-12-16 04:51:55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互联网
导读:上个礼拜,Twitter上被骂得最惨的除了特朗普就是Google的官方账号了,有人把Google改成了Goolag,与著名的前苏联政治劳改营古拉格同音。一家宣扬「不作恶」的科技公司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待遇呢? 在上上周五,一份名为《Google的意识形态回音室》的Google内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上个礼拜,Twitter上被骂得最惨的除了特朗普就是Google的官方账号了,有人把Google改成了Goolag,与著名的前苏联政治劳改营古拉格同音。一家宣扬「不作恶」的科技公司为什么会遭到这样的待遇呢?

  在上上周五,一份名为《Google的意识形态回音室》的Google内部「宣言」引起了轩然大波,事件持续发酵,渐渐从Google内部延展到了硅谷甚至整个美国,各家媒体、相关领域的专家以及该「宣言」的作者不断发声,俨然成为了上周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

谷歌遭遇文化冲击波:被批是“古拉格”

  一开始,我们并没有太过关心这个话题较为敏感的事件,但随着它逐渐发酵,规模不断扩大化,我们意识到它已经不再是一场简单的科学辩论,而是演变成了一次对Google乃至整个硅谷的「文化冲击波」。于是,我们整理并还原了这次事件的始末,整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场「文化冲击波」的背后,无论是作为「宣言」作者的主人公还是围观的各家媒体,都有着极强的表达欲望。

  《Google的意识形态回音室》

  首先我们就来看一下这篇被诸多媒体误读、引发广泛争议的文章到底说了些什么。因为国内已经有媒体提供了这份「宣言」的完全译文,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检索,我们在这里就不再重复了,以下我们主要对文章的主要观点及争议重点进行阐述。

  首先,什么是「意识形态回音室」?

  要解释这个就必须提到一个概念——「回音室效应」。它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在这篇文章里,作者认为 Google有意避开涉及「反政治正确」的讨论,从而造成了公司内部文化环境越来越左倾。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看在「宣言」的开头,作者对自己的观点做出的总结:

  1. Google的政治偏见已经将心理安全与不能被冒犯划上了等号,但羞耻到不敢表达也是心理安全的对立面。

  2. 这种沉默造成了一个意识形态的回音室,在这里一些想法已经神圣到了不能被诚实讨论的地步。

  3. 这种讨论的缺乏滋生了造成这种意识形态最极端也最极权的元素:

  极端:所有出现的差异都是源于压迫;极权:我们应该区别对待以纠正这种压迫。

  4. 男女性别特征上的差异从某些方面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科技行业和领导层并不存在50% 的女性代表。

  5. 区别对待以达到平等代表权的做法是不公平的、有争议的、且对商业不利的。

  其中关于第四点的争议最大,即在生理层面上,宏观来看女性是否在科技行业和领导层相较男性存在一些劣势。

  作者首先提到了男女性格特征上的差异,他认为女性普遍更倾向于感情和美学上的表达,而不是想法上;女性比男性更具亲和性,更倾向于集群讨论而不是独断,这是「一般」女性在领导力方面较弱于男性的原因。再者,女性的神经更加敏感,体现为更容易焦虑以及压力耐受性较低。作者拿研究举例说明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男女之间的差异会越来越大,因此「我们应该停止将性别差异视作性别歧视主义」。

  其次,男性对社会地位的追求更具动力。作者指出在生活和工作的平衡上女性往往更加倾向于生活,而男性则可能会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放弃生活。另外男性在追求高薪的时候甚至会选择矿工、垃圾收集工和救火员等危险工作,另外男性在工伤死亡事件中占比93%。

  以上是这篇「宣言」中重点提及男女性别差异部分的总结,在仔细研读全文之后,我们发现,在作者看来,从生物学角度分析只是这篇「宣言」很小的一个部分,而他的侧重点也在于Google在意识形态上出现回音室效应的问题,另外,作者通篇都在强调这些调查研究只针对宏观的男性和女性,并不针对个人:「很多差异区别非常小,男女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重叠,所以鉴于人口水平分布,这对于个例来说并不能说明什么。」

谷歌遭遇文化冲击波:被批是“古拉格”

  (原文插图:男女性别整体存在重叠)

  作者明确指出,人口存在着明显的重叠问题,所以将文章中提到的平均水平假设为典型是不对的,作者本人也不赞成这种说法。

  高管对事件匆忙回应

  这篇文章在上上周末引发了Google内部的热议,甚至吸引了公司高管们的注意,当时公司新来的「多元化、诚信和监管副总裁」Danielle Brown才刚刚上任几周,她对这篇「宣言」做出了第一时间的回应。

  在作为回应的内部信中,Danielle表示,这篇文章助长了「对性别的错误假设」,「我不会在这里贴出那篇文章的链接,因为其观点并不是我以及这家公司所赞同、提倡或者鼓励的」,她如是写道。她认为Google作为硅谷前沿的科技大公司,在员工多元化和包容性的问题上立场明确,Google最先使用员工人口统计的方式来体现其多元化特征,而这样强硬的立场相应地也会带来强烈的反应。「改变一种文化是非常困难的,同时也会让人感到不适,但我坚信Google在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这也是我接手这份工作的原因」。

  同时,Danielle还贴出了「宣言」作者James Damore的直属上司,同样是公司副总裁的Ari Balogh对此事的回应,Ari表示质疑和表达不同的观点是Google重要的公司文化,但在这样做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允许刻板印象和有害的假设在其中作祟。」

  但Danielle的站内信被曝光后,很快就有诸多网友表示不满,他们甚至去Danielle的推特底下留言进行人身攻击,批评她无视言论自由、「伪善」,甚至说她是「纳粹警察」,逼得她锁定了自己的推特账号。

谷歌遭遇文化冲击波:被批是“古拉格”

  此时正在度假的公司CEO Sundar Pichai也了解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他提早结束了假期,回到Google处理这件事。8月7日周一,媒体得到消息称Pichai亲自解雇了「宣言」作者James Damore。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