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新基建”】疫情之下5G网络发展建设的挑战与机遇探析
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3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
在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决策层强调,要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3月2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明确提出加快5G网络建设部署、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持续加大5G技术研发力度、着力构建5G安全保障体系、加强组织实施等5方面共18项措施,本次发文被通信业界看作是2020年中国5G发展的“总纲领”。5G“新基建” 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5G网络建设是各级政府、电信基础运营商的重点工作。运营商公布的投资计划显示, 至2020年底将完成50万座5G基站的建设目标。 表1 电信运营商5G建设计划 在5G网络建设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同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席卷全球,来势迅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3月26日在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时指出:疫情已造成近50万人感染,逾两万人丧生,“大流行呈指数级增长”;世卫组织收到的确诊病例从第一例到第10万例用了67天,第10万例到第20万例用了11天,第20万例到第30万例用了4天,而从第30万例到第40万例仅用了两天。日益严峻的疫情对5G网络发展建设造成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当今时期,加速推进的5G新基建和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是一对激烈碰撞的矛盾;在这对矛盾下,既存在着诸多挑战,又潜藏着巨大机遇。 一、5G网络发展建设面临的影响因素和挑战 1、5G设备供货能力 在5G基站方面,5G基站是5G网络中投资最大、建设任务最重的部分,也是最贴近用户(包括to C和to B用户)的部分。5G设备产业链遍布全球,在疫情发生前基站设备供货已经是建设进度的瓶颈,随着我国新基建的加速和全球疫情的迅速蔓延,设备供货问题将更加凸显。从近期5G基站建设进度监控数据看,基站主设备分批到货后短短几天内就能安装开通完毕,各建设工地普遍存在站址已具备安装条件但缺少基站主设备的情况。根据对某省某运营商的最新统计,5G二期工程截至目前基站主设备到货率仍未达到60%,已到货设备则基本全部安装开通完毕,设备供货是最大的建设进度瓶颈。 图1 5G基站主设备组成示意图 在5G核心网方面,根据疫情爆发前预判,各主流设备厂商的SA核心网设备要到2020年年中才能成熟,疫情的爆发可能进一步延缓SA核心网的研发和测试进程。另外,中国电信与中国联通的5G无线网共建共享对核心网又提出新的要求,对SA网络设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SA网络设备共享使得基站必须同时接入两个运营商的5G核心网,要求设备支持载波共享,支持基于PLMN的5G和4G互操作、EPS Fallback、频点专用优先级,以及不同运营商配置不同的TAC和gNBID等功能。设备厂家研发、测试和优化这些新功能需要消耗额外的时间和投入。 图2 SA组网的无线网共建共享示意图 2、现有站址改造问题 对现有站址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天面改造、机房改造、电力改造等几个方面。 在天面改造方面,现有基站普遍存在多个通信系统,且多家运营商共享,天线众多,无空余抱杆安装5G天线,需对现有天面进行整合改造,如用4488多频天线对现有天线进行替换收编,以腾出空余抱杆安装5G天线。根据对某运营商各地市勘察结果的统计分析,近一半的站点有天面整合改造的需求。 图3 现有天面整合增加5G天线方案示例 5G广泛采用天线与RRU合一的AAU,其体积大(逾75L)、重量高(逾40kg)、迎风面大(逾0.4m2),对天线支撑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现有铁塔改造实施困难。 表2 典型5G基站AAU参数表 在机房改造方面,5G基站广泛采用C-RAN集中方式,集中机房安装设备多、重量大、发热大,对机房空间、承重和散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电力改造方面,5G基站设备功耗较大,单站功耗接近4kW,是4G基站的3-4倍。 表3 4G与5G基站主设备功耗实测对比情况 根据对某运营商各地市站点情况的摸查统计,60%的站点直流电源模块不足,50%的站点蓄电池备用时间不满足要求,20%的站点外电引入容量不足,需要改造。对外电引入容量不足的站点实施改造,困难尤其大,这将严重影响5G基站的建设进度。 3、新站址的选址问题 5G网络工作在2.6GHz/3.5GHz/4.9GHz频段,比现有4G网络频段更高,路径损耗更大,5G容量需求更高,需要超密集组网,站址需求数量更多。因此,除与4G基站共址外,还需新增站址以满足5G网络布局需求。但因城市规划限制、高额选址物业协调费、群众对基站电磁辐射误解而抵触建站等诸多因素,新址基站建设进度缓慢。目前5G网络建设处于初期阶段,主要利用4G网络原有站址进行共址建设;将来在5G网络建设的中晚期阶段,4G网络的可用站址将基本用完,需要大量新站址以完善5G网络,这一阶段新站址的选址问题将更加明显地影响5G网络的建设进程。 4、对通信建设服务企业的影响 网络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测试、优化、维护等业务都是5G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是当前5G新基建工作的重点步骤。新冠疫情对各通信建设服务企业开展5G项目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信建设服务企业存在较多的跨省员工,很多员工延迟返回工作地,返回后需要隔离,造成工作人员暂时不足;二是受疫情防控限制,所洽谈的居民区、学校、工厂、商业写字楼等大多不对外开放,无法进场开展勘察、施工、测试等工作;三是5G基站的建设密度大,在市内高流量区域开展勘察、施工、测试工作需与其他众多相关单位进行密切接触,面临较大阻力。 二、5G网络发展建设机遇 1、设备厂商的新发展机遇 通信行业厂商适逢5G新基建春风,将收获大批5G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订单,行业上下游厂商的发展空间将大大增加,产业链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国内设备厂商应进一步利用国内5G先行发展和规模发展的优势,摆脱高频基材、微波介质陶瓷、半导体、高端芯片等通信产业链“卡脖子”的技术依赖,抢占5G核心技术,抓住机遇登上通信技术至高峰。 2、电信运营商的新发展机遇 在疫情导致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5G新基建将成为逆经济周期调节的重要手段,共建共享、租金减免、电费补贴等5G推进政策密集出台,将进一步降低运营商5G网络的建设和运维成本;疫情中涌现了一系列如 “云监工”、“远程诊疗”(如5G网络在武汉火神山医院高效便捷的应用)等示范应用;疫情防控下人民的工作、生活、学习更加离不开移动通信网络;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公众对5G网络的信任和支持程度,消除不必要的误解,契合了运营商快速建网、降本增效的实际诉求。疫情催生的一系列需求提高了运营商扩大投资、加速建网的信心,为5G加速发展增强了原动力。随着5G网络商用提速,结合疫情下催生的一系列示范应用,运营商作为5G新基建的引领者,可进一步发挥渠道优势、技术优势,推进5G+行业应用与发展,引导商业模式向用户端场景化的通信服务运营、生产端物联连接专用切片的行业赋能转变,摆脱流量管道经营的困境。 3、垂直行业的新发展机遇 疫情导致社会经济活动的部分停摆给企业、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为避免损失进一步扩大,各行业企业应更多关注5G相关应用;疫情加快了一系列如5G+超高清视频+VR技术的远程医疗诊断、5G+无人机快递投送等新应用的落地,5G赋能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了垂直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国家一系列推进5G发展的政策出台,疫情过后从传统的人-人交互向人-机-云交互转变的产业赋能将进一步大爆发,“5G+行业应用 “的模式将重塑行业生态。 5G建设作为新基建的重要内容,将成为稳定投资、带动产业、促进消费的重要推手,对冲疫情导致的经济下行风险;后续将带动行业大规模投资建设,进一步为通信服务企业带来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4、通信建设服务企业的新发展机遇 通信网络咨询、规划、勘察设计、施工、测试、优化和维护等传统业务,受服务单价下降、竞争加剧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面临巨大的发展压力。投资额巨大的5G“新基建”,有利于稳定通信建设服务企业的传统业务。另外,在传统运营商的5G网络建设之外,社会各方基于5G应用场景下推进的例如智慧路灯杆、V2X专网、智慧电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遍地开花。中国通服是5G网络建设服务的最主要力量,除深耕电信运营商5G网络建设外,在5G+行业应用方面亦有广阔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政府部门以及电力、交通、应急、教育、医疗、金融等垂直行业的5G应用建设发展必有中国通服专业而专注的身影。 综上所述,疫情之下5G新基建存在诸多挑战与机遇。希望设备厂商能加大复工力度,提高产能,尽量降低疫情带来的影响;对于国内厂商,这既是压力也是机会,希望能借此契机进一步掌握核心技术,逐渐降低对国外核心技术的依赖程度。希望电信运营商进一步加快5G网络建设与应用推广。希望各通信建设服务企业加大复工复产力度,全力支撑5G网络建设与部署。希望政府部门、垂直行业、民众等各方广泛支持并深度参与5G网络建设与实践应用,形成良性循环。疫情之下,多方共同推进5G“新基建”工作落地,支撑各行各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快速转型,对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作者简介 蓝俊锋:正高级工程师5g网络进展,注册咨询工程师,PMP,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经理/移动院总工程师 联系我们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