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北森云计算CEO纪伟国:解读SaaS+PaaS的云上发展路径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51CTO.com原创稿件】随着云技术的逐渐成熟,IaaS、PaaS、SaaS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作为企业级HR SaaS的代表,北森逐渐加深在人力资源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探索出一条SaaS+PaaS的创新发展路径。 在北森CEO纪伟国看来,中美在SaaS领域的差距很大,当然发展潜力也更大。美国已经有上百家SaaS独角兽,领头羊Salesforce营收早已突破百亿美元,正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美国企业级软件市场基本已经是SaaS的天下。可以看到,SaaS的增长是复合式的,因为SaaS的交付和商业模式让厂商更加聚焦于帮助客户解决问题。 北森是最早将“客户成功服务”引入中国的SaaS公司。在中国,已经有超过5000家的中大型企业通过使用北森的创新科技,率先获得科学的人才数据洞察和员工赋能体验,从人才成功迈向商业成功。他们广泛分布于金融、汽车、房地产、互联网、新零售等垂直行业,包括中国人寿、太平洋保险、招商银行、上汽通用、吉利、碧桂园、万科、阿里巴巴、京东、海尔、海南航空、链家等众多头部企业。 北森云计算CEO、联合创始人 纪伟国 北森SaaS+PaaS的探索之路 北森做SaaS软件要追溯到2010年,那时SaaS的概念刚刚在硅谷兴起,尚未被资本市场认可。纪伟国提到,北森从人才测评起家,那时希望从测评的角度切入到软件领域,为客户提供整体的人才技术解决方案和工具软件。 中国的SaaS刚刚兴起时主要面向小客户,以免费的形式快速获客,北森也曾被“套路”。“北森进入SaaS领域后,路是坎坷的。2010年北森先从Platform开始做底层平台,希望在平台上构建应用,2011年做免费,2012年做小客户,做了半年遭尽埋怨后发现方向错了,于是不再跟风,而是调转方向转战大客户。” 纪伟国如是说。 2014年,北森与投资人带着三个问题,组成五人小分队赴美考察。首先考察SaaS应该做大客户还是小客户,得到的答案是,做小客户在提升ARR和续约率等方面都面临比大客户更高的挑战,而绝大多数成功的SaaS公司都是从大客户切入的。其次是能不能做免费,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免费SaaS在美国并没有成功的案例。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SaaS软件能替代安装版,所有的回答都是一个词:成本。 彼时纪伟国发现全美国的SaaS厂商都在做Platform,经过研究后,发现:国外是把给工程师用的开发平台,封装后,让客户和ISV可以使用,从而解决大客户的个性化问题。北森由此制定了PaaS对外开放的策略,继续加大对PaaS平台的投入力度。 可以说,这次赴美考察坚定了北森做大客户的决心,大客户对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要求都很高,而这正是北森最擅长的领域。很多SaaS企业先做中小型客户,待产品成熟后再慢慢做大客户,而北森恰恰相反。发展到今天,北森从200人规模到2000人,在SaaS领域堪称大厂,但纪伟国表示“在大客户眼中仍然是一个小供应商”,因为大客户都是面向全球招标的。提到北森之所以能够跟国际巨头同台竞技并拿下很多TOP客户的原因,纪伟国认为根源在于北森产品的差异化和本土化服务。 一体化、平台化、生态化构建HR SaaS护城河 2019年,一直以低调著称的北森,对外发布一体化、平台化、生态化的三年产品战略,并逆势扩张,全面发力HR SaaS市场。对此,纪伟国表示,北森PaaS平台的正式商用为公司构筑了全面发力的基石。
纪伟国强调,数据一体化是人力资源软件的一大痛点,大量的人力资源数据分散在公司的各个部门,无法被集成,更无法统一分析。北森在PaaS平台上根植了数据层,在数据层上接入大数据引擎和数据仓库,同时提供创新的AI能力,实现跨平台、全应用的数据一体化,真正带来数据驱动的人力资源变革。据了解,目前全球HR SaaS领域,只有两个PaaS平台,北森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则是美国的Workday。 北森PaaS的三个发展阶段 一体化、平台化、生态化是行业发展的大趋势,然而哪一条单拎出来,实现起来都十分不易。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