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好传媒网 (https://www.haochuanme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如何认定?】

发布时间:2022-10-27 18:30:37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互联网
导读: 电子数据是数字化电磁记录,本质上属于一种电子信息,可以进行精确复制和在虚拟空间里无限快速传播。电子设备形成的数据库能够勾勒出使用人的生活习惯和轨迹,可以为破解疑难、复杂的案件找

电子数据是数字化电磁记录,本质上属于一种电子信息,可以进行精确复制和在虚拟空间里无限快速传播。电子设备形成的数据库能够勾勒出使用人的生活习惯和轨迹,可以为破解疑难、复杂的案件找准突破口,为认定案件事实提供支撑。电子数据证据的范围非常广泛,现有的民事案件、行政案件、刑事案件大量依赖于电子数据;而电子数据证据中要解决的难点就是其真实性。

01电子数据内容的真实性

电子数据的真实性问题,是指作为电子数据信息在技术层面的存在形式的电子数据是否真实,是否与原始数据保持一致,是否存在被修改、删除、增加等问题;电子数据内容的真实性数据真实性,是指电子数据所包含的信息与案件中其他证据所包含的信息能够相互印证,从而准确证明案件事实。取证要做的工作就是对其中所掌握的各种数据进行侦查、解读和鉴定。

02电子数据载体的真实性

电子数据的收集、认证面临的核心问题就是真实性问题。电子数据载体的真实性,是指存储电子数据的媒介、设备在诉讼过程中保持原始性、同一性、完整性,不存在被伪造、变造、替换、破坏等问题。

03电子数据的审查

人民法院会结合以下因素综合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1.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完整、可靠;

2.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或者不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对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是否有影响;

3.电子数据的生成、存储、传输所依赖的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环境是否具备有效的防止出错的监测、核查手段;

4.电子数据是否被完整地保存、传输、提取,保存、传输、提取的方法是否可靠;电子数据是否在正常的往来活动中形成和存储;保存、传输、提取电子数据的主体是否适当;

5.影响电子数据完整性和可靠性的其他因素。人民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通过鉴定或者勘验等方法,审查判断电子数据的真实性。

结语

在审判实践中,审查电子证据,法院可以通过委托司法鉴定的方法,由专业的司法鉴定机构机构出具专业的意见,对法官审查判断提供辅助。北京银河之点司法鉴定所拥有专业的电子数据取证设备和经验丰富的鉴定人团队,面向全国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各行政执法部门、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等机构和个人开展司法鉴定业务,为委托人提供客观、公正的鉴定服务。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