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协议及安全浅谈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1、前言 在我国,IPv6一直在稳步发展,早已不是多年前只在实验环境中存在的场景了,很多互联网大厂、高校都用上了IPv6,部分地址宽带用户也使用了IPv6。就在前些日子,安全研究员Dirk-jan Mollema发表基于委派攻击并结合NTLM Relaying,实现对同网段的在域主机进行攻击文章详情,其中就使用了基于IPv6的mitm6工具,通过IPv6网络实现攻击。 尽管IPv6发展了很多年,但相对很多人而言,它还是一个陌生的对象,需要我们逐步去了解和认识,以备后续的工作和生活需要。IPv6内容很多,由于篇幅有限,无法详细描述,本文仅介绍IPv6相对关键的组成部分及其相关安全性。 2、IPv6协议 2.1、从一个包结构认识IPv6 (图片来源:https://pcedu.pconline.com.cn/1038/10387664.html) IPv6在RFC2460中描述,相比IPv4,IPv6具有以下特征:
2.2、看懂IPv6地址 和IPv4不同,IPv6采用16进制来表示,将整个地址分为8个段,每段之间用冒号隔开,每段的长度为16位,表示如下: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并且IPv6有地址简化的写法,通过下图可以了解简化写法。 (图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121709439510290&wfr=spider&for=pc) 2.3、不同地址作用大不相同 在RFC2373定义了IPv6的地址类型,我们需要了解的主要类型如下:
3、邻居发现协议(NDP) 3.1、NDP是什么 在IPv6网络中,采用NDP协议取代ARP来学习MAC地址,NDP的数据封装在ICMP v6包中,它主要实现了以下功能:
3.2.1、主机之间如何通信 链路地址管理既然是替代ARP的功能,它所实现的就是帮助主机找到目标IP的MAC地址,并且维护这些IP地址和MAC的对应关系,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删除和更新。在IPv6网络中,为了学习一个MAC地址,一个简单的NDP交互过程大致如下: (图片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38265137/article/details/80466128)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过程,双方就能够学习并创建一条IP-MAC对应记录。NDP有复杂的状态机制,这里不做详细介绍。想了解的可查看H3C IPv6邻居发现经典讲义。 这里需要解释一个名词,那就是“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这是一种特殊的组播地址,每一个主机配置好单播IPv6地址后,都会根据这个IP地址自动生成一个对应的“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这个“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只在本地链路上有效,且在链路上唯一。这个“被请求节点组播地址”的前缀是:FF02::1:FFxx:xxxx/104,后24位是接口IPv6地址的后24位。 3.2.2、无感知的IP地址自动配置 在IPv6网络中,我们可以不需要DHCP实现主机自动获取网络的前缀信息、链路环境信息、并检测地址冲突等,完成节点无感知接入网络。一个简单的地址配置交互过程如下: (图片来源:https://blog.csdn.net/qq_38265137/article/details/80466128)
3.2.3、DAD-地址冲突检测机制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