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ache Flink 漫谈系列 - State
我们发现 snapshotState方法的返回值是一个List
也就是说,InputSplit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一个Partition索引,有了这个数据结构我们在看看上面图所示的case是如何工作的?当Source的并行度是1的时候,所有打partition数据都在同一个线程中读取,所有partition的state也在同一个state中维护,State存储信息格式如下: 如果我们现在将并发调整为2,那么我们5个分区的State将会在2个独立的任务(线程)中进行维护,在内部实现中我们有如下算法进行分配每个Task所处理和维护partition的State信息,如下:
这个求mod的算法,决定了每个并发所处理和维护partition的State信息,针对我们当前的case具体的存储情况如下: 那么到现在我们发现上面扩容后State得以很好的分配得益于OperatorState采用了List KeyedState对扩容的处理 对于KeyedState最容易想到的是hash(key) mod parallelism(operator) 方式分配state,就和OperatorState一样,这种分配方式大多数情况是恢复的state不是本地已有的state,需要一次网络拷贝,这种效率比较低,OperatorState采用这种简单的方式进行处理是因为OperatorState的state一般都比较小,网络拉取的成本很小,对于KeyedState往往很大,我们会有更好的选择,在Apache Flink中采用的是Key-Groups方式进行分配。 什么是Key-Groups Key-Groups 是Apache Flink中对keyed state按照key进行分组的方式,每个key-group中会包含N>0个key,一个key-group是State分配的原子单位。在Apache Flink中关于Key-Group的对象是 KeyGroupRange, 如下:
KeyGroupRange两个重要的属性就是 startKeyGroup和endKeyGroup,定义了startKeyGroup和endKeyGroup属性后Operator上面的Key-Group的个数也就确定了。 什么决定Key-Groups的个数 key-group的数量在job启动前必须是确定的且运行中不能改变。由于key-group是state分配的原子单位,而每个operator并行实例至少包含一个key-group,因此operator的最大并行度不能超过设定的key-group的个数,那么在Apache Flink的内部实现上key-group的数量就是最大并行度的值。 GroupRange.of(0, maxParallelism)如何决定key属于哪个Key-Group 确定好GroupRange之后,如何决定每个Key属于哪个Key-Group呢?我们采取的是取mod的方式,在KeyGroupRangeAssignment中的assignToKeyGroup方法会将key划分到指定的key-group中,如下: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