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好传媒网 (https://www.haochuanmei.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搭建环境 > Linux > 正文

linux系统启动总结

发布时间:2022-10-21 14:02:13 所属栏目:Linux 来源:转载
导读: 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就开始硬件检测(POST),它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等等。在此之后

第一步--加载BIOS

当你打开计算机电源,计算机就开始硬件检测(POST),它会首先加载BIOS信息。BIOS中包含了CPU的相关信息、设备启动顺序信息、硬盘信息、内存信息、时钟信息等等。在此之后,计算机就知道应该去读取哪个硬件设备了。

第二步--读取硬盘MBR,启动系统引导程序,再由系统引导程序加载Linux的内核(kernel)

系统引导程序引导并运行核心可以分两个阶段:

一阶段:读取MBR

硬盘上第0磁道第一个扇区被称为MBR,也就是Master Boot Record,即主引导记录,它的大小是512字节,里面存放了预启动信息、分区表信息,不要随便破坏哟!

系统找到BIOS所指定的硬盘的MBR后,就会将其复制到0×7c00地址所在的物理内存中。其实被复制到物理内存的内容就是Boot Loader,其实笔者的理解就是lilo或者grub了。

二阶段:启动Boot Loader,也就是系统引导程序(如Grub、Lilo和spfdisk是常见的Loader)

Boot Loader 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我们可以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以便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一切准备。

常用的grub配置信息(一般为menu.lst或grub.conf),并依照此配置信息来启动操作系统。

GRUB(Grand Unified Boot Loader)启动引导阶段;

装载stage1

装载stage1.5

装载stage2

读取/boot/grub.conf文件并显示启动菜单;

装载所选的kernel和initrd文件到内存中

第三步--加载内核

根据grub设定的内核映像所在路径,系统读取内存映像,并进行解压缩操作。此时,屏幕一般会输出“Uncompressing Linux”的提示。当解压缩内核完成后系统linux,屏幕输出“OK, booting the kernel”。

系统将解压后的内核放置在内存之中,并调用start_kernel()函数来启动一系列的init ()函数并初始化各种设备,完成Linux核心环境的建立。至此,Linux内核已经建立起来了,基于Linux的程序应该可以正常运行了。

第四步--用户层init依据inittab文件来设定运行等级

内核被加载后,会创建一个根设备,然后将根文件系统 / 以只读的方式挂载,结束后,执行 switchroot,转到真正的根 / 上面去,同时运行 /sbin/init 程序,运行linux系统的第一号进程(init进程,也就是所有进程的父进程,PID为1),该文件会读取/etc/inittab文件,并依据此文件来进行初始化工作。

其中/etc/inittab文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设定Linux的运行等级,其设定形式是“:id:5:initdefault:”,这就表明Linux需要运行在等级5上。Linux的运行等级设定如下:

0:关机

1:单用户模式

2:无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3:有网络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4:保留,未使用

5:有网络支持有X-Window支持的多用户模式

6:重启

第五步--init进程执行rc.sysinit

在设定了运行等级后,Linux系统执行的第一个用户层文件就是/etc/rc.d/rc.sysinit脚本程序,它做的工作非常多,包括:

1,激活udev和selinux

2,通过读取/etc/sysctl.conf来设置内核参数

3,设置系统时间

4,加载键盘映射

5,启用交换分区

6,设置主机名

7,检查跟文件系统,没挂载有错误以读写方式重新根文件

8,激活raid和lvm设备

9,启用磁盘限额

10,挂载其他文件系统

11,清理过时的文件锁和pid文件

12,取得网络环境与主机类型(/etc/sysconfig/network)、

13,挂载 /proc 及 /sys

14,加载用户自定义的模块( /etc/sysconfig/modules/*.modules)

第六步--启动内核模块

具体是依据/etc/modules.conf文件或/etc/modules.d目录下的文件来装载内核模块。

第七步--执行不同运行级别的脚本程序

根据运行级别的不同,系统会运行rcX.d中的相应的脚本程序,来完成相应的初始化工作和启动相应的服务。

具体的每个运行级别的服务状态是放在 /etc/rc.d/rcX.d (X= 0 ~ 6)目录下,所有的文件均链接到 /etc/init.d下的相应文件。

/etc/rc.d/rcX.d/ 里面的文件介绍:(里面的文件都是链接文件,均指向 /etc/init.d目录下)

以 S 为开头的文件,为开机时需要启动的服务;

以 K 为开头的文件,为关机时需要关闭的服务的档案连结;

在 S 与 K 后面接的数字,代表该档案被执行的顺序。

第八步--执行/etc/rc.d/rc.local

rc.local就是在一切初始化工作后,Linux留给用户进行个性化的地方。你可以把你想启动用户自定义的一些脚本程序,所以说如果你有什么东西需要在系统启动时启动的话就放这个文件里面。

启动第九步--执行/bin/login程序,进入登录状态

init启动了mingetty后,打开了终端供用户登录系统,用户登录成功后进入了Shell,这样就完成了从开机到登录的整个启动过程。

此时,系统已经进入到了等待用户输入username和password的时候了,你已经可以用自己的帐号登入系统了。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