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 :befor :after 伪元素的巧妙用法
CSS中的:befor、:after都会创建一个伪元素,其中:befor创建的伪元素是所选元素的第一个子元素,:after创建的伪元素是所选元素的最后一个子元素。 :befor、:after创建的伪元素默认样式为内联样式。 1.2 语法 /* CSS3 */ selector::before /* CSS2 */ selector:before CSS3引入了 ::(两个冒号)是用来区分伪类(:一个冒号)和伪元素(::两个冒号)。 伪类:操作元素本身,如 :hover、:first-child、:focus等等。 伪元素:操作元素的子元素,如 ::before、::after、::content等等。 在IE8中只支持:(一个冒号),所以为了兼容这些浏览器也可以使用 :befor、:after。 1.3 content属性 content 属性表示伪元素填充的内容。 示例 CSS: .test-div { width: 100px; height: 100px; margin-left: 20px; background-color: #eee; } .test-div::before { content: "♥"; color: red; } .test-div::after { content: "♥"; color: blue; } HTML页面: 效果: 1.4 可替换元素 可替换元素(replaced element):其展现不由CSS来控制的。这些元素是一类外观渲染独立于CSS的对象。 典型的可替换元素有<iframe>、<img>、 <object>、 <video> 以及 表单元素,如<textarea>、 <input> 。 某些元素只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表现为可替换元素,例如 <audio> 和 <canvas> 。 :befor :after 在此类元素内是不生效的。 1.5 浏览器支持情况 IE9版本才开始完全支持 :befor :after ,Chrome、Firefox现都已全线支持。 IE Edge Firefox Chrome Android Chrome iOS Safari 9 all 2 all all all 2. 应用场景 2.1 支持文本字符 说明:content属性支持文本字符。 示例: 2.2 支持iconfont 说明:content属性也支持iconfont字体图表的展示。这也是使用最多的场景。 示例:此示例已引用了阿里iconfont图标库 2.3 进度线与时间线 说明::befor :after创建的伪元素可以以线条方式定位在元素周边的指定位置上,如进度线和时间线。 1) 进度线 2) 时间线 2.4 几何图形 说明:通过设置 :befor :after 伪元素的border相关属性,可创建非常多的几何图形;如三角形、多边形、五角星等等。 1) 矩形 说明:默认情况下,:befor :after 伪元素的border边框属性与其他HTML元素一样。 CSS: div::before { width: 0px; height: 0px; content: ''; position: absolute; border-top: 50px solid #f50000; border-right: 50px solid #6cc361; border-bottom: 50px solid #6167c3; border-left: 50px solid #fa00d9; } 效果: 2) 三角形 说明:显示某一方位的border,并隐藏左右2边的border(背景设置为透明),可让伪元素显示三角形的形状。 示例: 总结 以上所述是小编给大家介绍的CSS :befor :after 伪元素的巧妙用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大家有任何疑问请给我留言,小编会及时回复大家的。在此也非常感谢大家对脚本之家网站的支持!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