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亏损漩涡 阿里影业如何“优雅拼爹”?
猫眼娱乐在招股书中表示,其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而据相关数据显示,猫眼2018年的市场份额达61%,淘票票为34%,糯米影业及其他为5%。 2018年票务O2O市场份额/地歌网制图 显然,淘票票规模效应未成,且盈利迹象不明朗,猫眼娱乐则将乘盈利东风继续扩张市场,两者的竞争差距会被不断拉大,阿里影业的宣发业务又将何去何从? 宣发困境之下,内容投资也是阿里影业的“心头肉”。 截至目前,阿里影业的“片单”有着不少亮眼战绩。年初的《流浪地球》《绿皮书》,年末的《我和我的祖国》《少年的你》,都是高票房高口碑的“双料佳作”。 但好内容本身可遇不可求,一部优质作品要集齐好剧本、好演员、好导演等诸多元素,才有可能成为市场爆款。正如《老九门》导演白一骢所言:爆款没有方法论。 回归阿里影业的视角,在爆款难寻的大环境下,阿里影业依旧坚持“广撒网”,以资本 输血方式不断打造内容规模。坚持内容为王是正确思路,但这会让“资本黑洞”不断放大。 同时,有业内人士分析,互联网影业对内容的投资占比不高,更多是在宣发层面助力电影项目,因此很难拿到高回报,票房分成收入也非常少。 较低的投资回报率和行业介入度,阿里影业在内容端仍需持续输血,并导致亏损情况继续加深,而行业寒冬也将使得阿里影业的发展速度和盈利能力再次恶化。 上述观点也可从阿里影业本期财报中窥见。 当然,背靠阿里这个“金主爸爸”,阿里影业在产业链维度也有不俗表现,例如服务影视公司收款的娱乐宝,开发下游衍生品的阿里鱼等。 但在商业模式上,阿里影业的宣发业务、内容投资确实遭遇到不少挑战。 回归现实,阿里虽有雄厚资本与技术实力做支撑,但阿里影业如何能做到“背靠大树好乘凉”呢?面对持续的业绩亏损、宣发业务被拉开差距、内容投资的无底洞,盈利能力回暖的关头也迟迟未现,阿里影业的崎岖山路似乎还有很长。 如今,猫眼背靠腾讯多年的文娱布局而持续成长,在此维度,阿里影业仍有短板要补;同样,猫眼在影视产业链布局上也有所欠缺,阿里在这一方面的功夫更深。 正如阿里张勇在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年会上所言:不仅要拼爹,更要聪明地拼爹;相信两家巨头影业之间同样会上演更多“拼爹好戏”。(来源:地歌网 文/韩志鹏)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