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首次远程制作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
IBM也在研究自己的量子计算机,该公司认为,谷歌的“Sycamore”量子计算机所完成的随机数生成任务,经典计算机理论上在经过1万年的处理后也是可以完成的。IBM研究人员在一篇博客文章中写道,由于约翰•普莱斯基尔(John Preskill)在2012年提出的“量子霸权”一词的原意是描述量子计算机可以做到经典计算机不能做到的事情,因此谷歌还没有达到这个门槛。 苏塞克斯量子技术中心主任温弗里德·亨辛格(Winfried Hensinger)教授当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们(谷歌)选择的问题是一个完全没有实际用途的问题,下一步将是解决有用的问题。”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它是如何工作的? 量子计算机的关键在于它不仅能在“开”或“关”的回路基础上工作,而且还能同时处于“开”和“关”的状态。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却是由量子力学的规律决定的。量子力学决定了组成原子的粒子的行为。在这个微观尺度上,物质的行为方式在我们所处宇宙的宏观尺度上是不可能的。 量子力学允许这些极小的粒子以多种状态存在,这就是所谓的“叠加”,直到它们被观察或被干扰。一个很好的类比是一枚在空中旋转的硬币,在它落地之前,你不能说它是“正”还是“反”。 现代计算的核心是二进制代码,经典计算机几十年来都以此为基础。经典计算机的“比特”由0和1组成,而量子计算机的“量子位”既可以取0或1的值,还可以同时取0和1的值。对量子计算机而言,其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是如何证明它们可以打败经典计算机。谷歌、IBM和英特尔等公司都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物质的第五种状态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BEC)被称为物质的第五态,而前四种分别是固态、液态、气态和等离子态。这种状态是在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下形成的,而且只在表现得像玻色子的原子中形成。 玻色子是两种基本粒子中的一种。当玻色子原子冷却形成凝聚态时,它们会失去自己的特性,其行为就像一个巨大的超级原子集团,有点像在激光束中变得难以分辨的光子。1995年6月5日,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埃里克·康奈尔和卡尔·威曼通过实验制造出了第一个玻色-爱因斯坦凝聚。四个月后,麻省理工学院的沃尔夫冈·克特勒使用钠-23独立获得了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康奈尔、威曼和克特勒分享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任天)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