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华彩乐章再现,大数据的“时光回溯”
据了解,中国移动建成全网集中化大数据平台,通过2万台服务器集群的统一调度,日均汇聚数据超过1100TB,存储数据超80PB,为疫情分析提供了大数据支持,实现了全网信令等数据的统一采集及分析处理,敏捷响应各项疫情防控分析需求。 在工信部举办的媒体通气会上,中国移动副总经理简勤表示,中国移动创新提供“漫游地查询”服务,通过短信自我查询15天和30天内行程,解决部分客户无法自证过往行程、无法返回居住地或工作地等问题,目前已累计支持查询超650万人次。 此外,中国移动还充分发挥其产业优势助力抗疫战的早日成功。 在视频方面,中国移动的5G和商务直播,增强人们的抗疫信心。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5G直播间在1月28日就顺利开通,让全国人民共同见证了两座医院快速建成的“中国速度”。从设备调配、网络架设到视频连线、直播测试等一系列工作,5G直播间的建成仅用了4个小时,这就是中国移动5G和商务直播的响应速度。疫情期间,和商务直播已经累计开通6638场直播,观看总量突破1187.6万人次。 不久前,姜堰区人民法院通过移动云视讯线上方式“隔空”开庭审结。“疫情期间,利用这种线上庭审方式,能减少人员聚集可能带来的感染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也保证了诉讼成效”,姜堰区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各级领导对此次移动云视讯的助力作高度评价 。 在医疗方面,九江移动搭建九江市修水人民医院5G网络,助力江西省首个“5G+移动诊疗车”方案落地,实现了省城专家与县医院病床上的患者面对面交流问诊。“5G远程会诊”充分发挥了5G网络高速率、低延时的优势,为江西省医疗救治专家组与省内106家新型冠状病毒医疗救治定点医院搭起了迅捷而又稳定的沟通桥梁。 同时,浙江移动在浙大二院新冠肺炎重症患者隔离病区上线了“5G VR重症监护室远程观察及指导系统”。该系统有效提升病区管理的智能化和安全性,分担了医护人员的压力。 中国移动捐赠的5G云端智能机器人在“战疫”前线正式上岗。医院里导诊台是人流量最大、最拥挤的区域,5G云端智能服务机器人进入后,可以在医院大厅导诊、宣传防疫知识,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分担导诊台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人流交叉感染机会. 在教育方面,为了配合北京市教委信息中心将其“北京数字学校”迁移至移动政务云,北京移动仅用了4天就在移动政务云上开通全部资源交付使用,通过进一步的部署和调测,保证了“北京数字学校”平台在移动政务云的平稳运行。 在协助北京市教委开展网络授课的同时,北京移动推出了云视讯同步课堂、“和教育”名师直播课堂、幼儿防疫解决方案三套远程教育方案,利用网络平台,实现“停课不停学”,以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期间网络教学工作。 上述这些应用只是中国移动“智斗”NCP的部分案例。除了发挥中国移动的大数据能力外,产业优势也为这次抗疫增加了不少科技砝码,助力这场没有硝烟战役的早日胜利。 【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IDC圈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延伸阅读: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