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的设计哲学:网页篇
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 不仅如此,苹果产品圣经《Designed by Apple in California》,以及壁纸同样是由摄影师拍摄完成。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看下面这个幕后制作视频,相当硬核。 3. 苹果式文案做过英文 Web 的设计师都知道,英文往往比中文更好设计,相同的布局英文出来的效果也更好看。 这不是崇洋媚外,心理学有个词叫做「母语羞涩」。简单来说就是,中文对于我们来说,太常见了会让人产生一种廉价感(实际上是羞涩感)的心理感受。 老外也一样,你可以看到美国企业:苹果、麦当劳、星巴克都是使用图形 Logo,而日本企业不用母语,而是用英文,比如 SONY、TOYOTA、Canon。 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 回到苹果官网,我们看到一部分文案是英文产品名称,这个不会感觉羞涩。 那中文部分怎么办呢?比较有意思的是,Apple 的本土化团队用了完全不对仗但押韵、奇怪的排比、双关、重复等修辞手法。虽然语感很差,但基本上能明白字面意思。 其实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种陌生感、一种独特的语言风格,来凸品牌气质。举几个例子:
4. 仪式感最后一点。生活要有仪式感,苹果官网也有仪式感。 国际妇女节专题 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例如三八节当天,友商选择打广告促销。而苹果推出了国际妇女节专题,致敬女性的伟大,这一做法颇具人文情怀。 不过话又说回来,感动归感动,还是参与友商的打折活动香。 #相关阅读#Apple 的设计哲学:交互篇 Apple 的设计哲学:UI 篇 Apple 的设计哲学:声音篇
作者:阿洋;公众号:洋爷(ID:yangye365)网易资深视觉设计师,每周分享关于交互、产品、视觉上的思考,欢迎关注交流。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