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做针刺试验 比亚迪和宁德时代为何都坐不住了?
对此,清华大学车辆工程系博士姚昌盛曾介绍,电动车自燃时电池的热失控主要有三类诱因:机械电气诱因、电化学诱因和热诱因。其中,机械电气诱因是指碰撞、针刺引发的热失控;电化学诱因则包括过充电、过放电以及电池内短路;热诱因是由于温度管理失效导致的热失控,比如电池温控芯片出现故障导致过热,进而引发电芯热失控。 可以看出,针刺测试是引发电池热失控的原因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曾表示,针刺测试是模拟热失控诱因的一种方法,是非常有效也非常严酷的一种热失控测试方法。所以,能否通过针刺测试,确实是考量电池是否安全的一个要素。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热扩散试验给出了两种触发热失控的推荐方法,就电池包或系统中的电池单体,一个是加热触发热失控,另一个就是针刺触发热失控。这表明电池单体针刺实验并不是完全被删除,且仍有存在的意义。 有分析认为,电池安全是系统且全面的事情,不能只考虑单一节点,从生产工艺到电控系统策略等多个维度来提升电池的使用安全应该成为新能源企业考量的重点课题。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