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云下,DeepFlow全网流量采集成头部企业的“心头好”
在数据中心侧,可以按区域来定义,区域内的网络流量包含可用区的物理网络流量和资源池内的虚拟网络流量。在物理网络中,采集点通常由设备厂商的监控方案实现;在虚拟网络流量采集上,可采用DeepFlow提供的各型号采集器,对接设备厂商方案的标准数据输出。 对于多数据中心、多分支机构的企业,DeepFlow也支持各地数据中心区域、各类资源池的网络流量采集,由相应型号的采集器完成。 在公有云侧,可通过DeepFlow实现公有云VPC内各类资源的网络流量采集。采集器以用户态的软件形式,部署在虚拟机、容器、裸金属设备等Workload上,支持Linux、Windows等主流操作系统。 在控制管理侧,可从控制面设计入手,解决大规模及可管理性的问题。控制器是管理控制采集器及策略下发的控制中枢,分为主控制器、备控制器、从控制器,可按照部署要求进行选择。 在多点的部署环境中,首先指定主区域(Region),主控制器存在于主区域中,为整体流量管理平台提供控制入口。除主区域外,其他区域的控制器作为从控制器,不参与主控制器选举。 在云环境、容器环境中,控制器通过对接虚拟化资源池、配置管理数据库、公有云开放API等,可实现多粒度下发采集、分发策略,更灵活、更贴近业务应用。 在功能上,确保平台的可扩展性、开放性和统一管理能力,实现一次采集、多次分发消费。 在云和云原生的环境中,所有的资源包括网络资源在内,都是可弹性变化的。那么,对应的网络监控平台也需要具备弹性的、可扩展的特性。 尤其在混合云环境中,网络规模宏大且资源池类型多样,虚拟交换机采集点数量,相比传统监控规模多达几个数量级的增长。因此,可采用DeepFlow这类分布式部署来避免单点瓶颈,充分适配逻辑网络跨资源池的场景。 同时,应考虑分发的网络平面、尽量复用已有的网络,以降低监控系统的资源开销,并基于不同的业务视角提供网络分析的全景视图,避免多部门的重复投入,最终为企业混合云IT基础设施环境构建统一的流量监控管理平台。 结语 在混合云时代,网络正在变得更加复杂,企业在不同程度遭遇着虚拟网络黑盒的挑战。随着行业巨头纷纷发力全网流量采集与分析,示范效应将逐渐释放,引导着众多企业在混合云环境中应用新的网络监控管理技术,建设新一代的全网流量监控基础设施。 本文素材来自互联网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