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打怪升级之旅:关于职级晋升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上篇)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始料未及的超长假期,让我们在急速奔跑中放慢了脚步,也得以有时间慢下来回首过往的点点滴滴,总结过去做的好的,反思自己的不足及其如何改进。 作为一个产品经理,业余时间喜欢写写文章,比较惭愧的是至今写产品相关主题的文章相对较少。为此我常常调侃自己,在写作方面我常常“不务正业”。 很多时候我会刻意回避写产品及具体的项目案例,怕有透漏业务之嫌,于我而言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 不写产品相关文章,不代表没有总结和思考。在工作日报、周报、月报、季度总结、项目总结等,我会不断的总结自己的项目经验和对产品的思考,只是没有公开发表出来。后续我会结合实际情况,多分享一些自己在产品方面的思考和个人方法论,我想这也是一个产品人应该有的自我修养。 这篇小文始于笔者参加公司晋级“大考”后的一些思考和经验总结,起初一直在考虑要不要发出来。 毕竟这是个人的一些方法和经验总结,况且各个公司职级晋升体系和评估标准不同,未必对大家都能产生实际的价值,况且业界大牛之多,我等小辈之经验是否对他人能够产生一定的价值也待商榷。 沉思良久还是决定整理分享出来,原因有如下几点: 1)尽管各个公司根据自己的业务要求,人才能力模型和评估标准有所差异,但是产品经理这个岗位的职级框架和能力模型,在行业内已经相对比较成熟了,对于产品经理的能力素质要求相对比较规范化。 2)尽管各司职级晋升流程有所差异,但是对于候选人而言,面对一群不了解自己的评委,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评委;对于评委而言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于一个完全不了解的候选人做出是否合格的决策,这些挑战和决策背后,一定有相似之处。 3)作为一个在职场混迹几年,资历尚不太老的“产品老兵”,尽管能力有限,但是在整个晋级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和方法,一定是鲜活的接地气的,且是绝对真诚的。一方面希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总结记录下来,沉淀为自己的个人经验,这是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更进一步的阶梯。 另外一方面,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经验整理出来,分享给那些同样在晋级路上挣扎的伙伴。因为经历过,所以特别懂得别人的指导对自己的价值和启发。 真诚的希望能够对需要的伙伴有所帮助,哪怕只是文中的只言片语给了你灵感,能够在晋升路上助你一臂之力,也是我最大的荣幸和喜悦。 特别说明: 因为内容较多,关于职级晋升的文章,我会拆分为上下两篇来写:上篇主要分享职级晋升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下篇则侧重于个人的经验总结和心得启示,以及对于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以下仅为个人经验,未必适合所有人,仅供参考,请保持独立思考。藉此抛砖引玉,希望能与更多大佬交流探讨关于产品经理晋级和个人成长相关话题。 划重点!晋升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经历了多次评审之后,我认为晋升中存在运气的成分,但是更是能力素质的比拼,其中一定有方法可循。毕竟能力强素质好的人在哪里都能施展自己的才能,获得认可和肯定。 运气的确不可预知,但是为晋级做好充分准备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一定要竭尽所能,尽力做到极致,珍惜每一次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毕竟晋级机会不是时时有,也不是每个人都有。 总结了几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方法和技巧,希望能为大家助力。这些方法相对比较普适通用,不仅适用于产品经理晋级,其他岗位也可以参考借鉴。 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研究即将晋升的职级标准和能力要求,这一步非常关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方面,这是评委们在短时间内快速作出决策的重要参考标准;另外一方面,这是候选人准备评审材料需要参考的重要准则。 评审就像考试一样,而职级标准和能力要求就像考试大纲,考试会超纲,但是大部分时候还是会按照大纲出题,评审也是一样,一定要有的放矢。 研究职级标准,重点需要研究两点内容:
2. 精心准备评审材料和素材完成了第一步工作之后,参考晋级标准开始搜集评审材料,这个过程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 具体如下:
晋级评审更像讲故事,面对台下完全不了解你,也不了解故事背景的观众,向他们讲述一个关于自己如何符合晋级标准,持续打怪升级的故事。为了讲好故事,讲故事的人需要把控好整个故事的节奏,现场共鸣点,高潮、结尾等。 晋级评审也是一样,一定要有一条主线,要有项目背景、推进过程以及最后的结果和数据成效等。 因为评审们对于你的项目不了解,通过你短短几分钟的介绍能够快速了解你的能力,需要你的项目举证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故事性,至少要能引起评委们的兴趣,否则就很难获得关注和认可。 3. 请高人指点所谓“高人”,是指你的领导们以及比你资深的同事等。梳理好思路,完成PPT后,可以请你的领导或身边比较资深的同事帮你把把关,提提意见。这个过程一定要有,且非常非常重要,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别人的意见可以帮你扫盲,帮你指出一些你觉知不到的问题和思考维度,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每个人都有思维盲区,只有集思广益,才能集人之长,补己之短。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毕竟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对于他们提供的意见和建议,请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千万不要人云亦云,否则有可能会陷入思维混乱的状态,材料也会被修改的面目全非。 划重点:找高人指点,也要保持独立思考,并将其转化为自己思维逻辑的一部分。 4. 持续打磨,不断练习所有思路理清楚,材料和PPT不断打磨完善之后,剩下来的就是不断演练了。这点也非常重要!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