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初级增长地图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互联网发展到目前这个阶段,前期的野蛮增长阶段已过。各家公司都开始在存量市场上抢占用户,说白了,是在抢占用户有限时间里自家App的使用时长。因此,许多公司都会专门设立增长部门,希望通过更专一的业务指标来驱动产品经理制定更专注的增长策略,以此进一步扩大用户规模。 19年,对我而言,是成长很快的一年,在leader带领下,我一直从事增长方向的产品工作。在阅读完《硅谷增长黑客-实战笔记》后,结合自己所做事情,整理出了一份我所理解的增长地图。 一、拆解目标如果是专门做增长方向,那目标必须是非常明确的。一般情况下,都是以某一业务指标增长规模作为增长目标。例如:音乐类可能会将音乐播放量作为增长目标,电商类以GMV作为增长目标等。 当目标明确后,就需要对该目标进行拆解,拆成更细的指标。如何拆分呢?按我们对业务已有了解,我们是清楚知道这个目标都会受哪些细化指标的影响。 比如GMV=用户量X转化率XARPU。也就是说你做这个指标的增长有三种途径:
当对增长目标拆解完,发现其实对任意指标提升,都会带来增长目标变化,因此需要对每个指标去做提升,以此给增长目标带来提升。 二、三个重要阶段经典的用户生命周期模型是5个阶段:获客、活跃、留存、付费、自传播。 其中我认为和增长最相关的是前三个阶段,转化成3个具体指标则为:
这三个指标直接决定了体验到产品价值的真正用户规模,即为公司带来收入机会的用户规模。 1. 新增首先拆解新增用户的渠道,可以大致分为App,wap页,PC网页,小程序。 (1)App 一般下载来源分为应用商店(Appstore),信息流广告,品牌投放及其他端引流等。
(2)wap页 上:BOSS直聘品牌专区;下:长尾词搜索结果 wap页主要出现在搜索引擎结果里,一般分两种用户场景。 一种是用户搜‘品牌词’,比如:‘淘宝’,‘BOSS直聘’,‘腾讯视频’等。这类用户是对品牌有明确认知,因此落地页可能是wap页首页、官网主页、下载页。可以引导用户下载App,给用户体验更好的服务。可以由市场主导去做SEM,提升品牌落地页位置,得到更多曝光。 第二种是用户搜具体的长尾搜索词,比如‘电动牙刷’、‘北京服务员工作’、‘庆余年’等。这类用户是有明确需求,他想买什么东西,找什么工作,或者看什么内容。因此落地页应为和这个内容相关。比如电动牙刷的商品列表,北京服务员职位列表,或者是庆余年的播放页。这种wap应重点优化体验,提升用户到核心业务指标的转化率,在适时的时机再考虑下载引导。长尾词的流量是要远远多于品牌词的。因此应重点做SEO,覆盖更多长尾词,提升长尾词结果排名。 (3)PC页 因业务差异,不同产品对PC重视程度不同,对于一个纯移动业务的产品来说,PC页可能只是个品牌脸面,作用是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因此做的简洁大方就OK了。如果涉及到PC业务,那PC页就要考虑下载或业务转化了。信息、结构如何让用户一目了然,操作简单,都是产品需要考虑的优化点。 (4)小程序 目前越来越多的公司喜欢做小程序,原因有二:一个是小程序足够轻量,启动链路更短,没有下载安装的流失;第二就是天然微信流量池,不怎么依赖于推广,更考验产品体验。 小程序流量潜力巨大,如有资源,应该尽可能覆盖小程序,主要是三个重要渠道:微信、百度、支付宝。 搜一搜‘服务员’结果直达小程序 微信:最基本,最稳定,最成熟的流量来源,做了微信小程序后,可以尽可能接入微信小程序工具,进一步扩大流量。如接入搜一搜,可带来微信搜一搜结果的引流。接入订阅消息,增加小程序触达用户能力。 百度:百度App用户量级过亿,通过搜索,具有流量分发的天然优势,做了百度小程序后,可以通过搜索结果直接导至小程序,相较于M站,功能体验会更优。 支付宝:目前支付宝重点通过完善生活服务,增加用户粘性,因此给予了小程序很多流量扶持。如果本身业务是和生活服务类相关,可以接入支付宝小程序,获取流量扶持,进一步增加流量规模。 快应用:快应用是安卓各厂商联合开发的小程序形式,可以实现在应用商店中的免安装启动。但经过实际使用,流量并不高,因此如有闲置开发资源,可尝试接入。 (5)其他 (编辑:好传媒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